作品赏析
[作品赏析] 赠刘景文
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【简析】本篇作于元祐五年(1090)苏轼知杭州时。刘季孙,字景文,北宋开封祥符(今河南开封)人,当时...[详细]
001/14 09:50[作品赏析] 题西林壁
横看成林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【简析】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(1084)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(治所在今河南临汝)团练副使。据南宋施宿...[详细]
001/14 10:14[作品赏析] 饮湖上初晴后雨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。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【简析】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(1071)至七年在杭州任通判期间,曾写了大量咏西湖景物的诗。这是最脍...[详细]
001/14 09:51[作品赏析]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
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萎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 两两归鸿欲破群,依依还似北归人。遥知朔漠多风雪,更待江南半月春。 【简析】本诗作于元丰八年...[详细]
001/14 10:13[作品赏析] 和子由渑池怀旧
人生到处知何似?应似飞鸿踏雪泥。泥上偶然留指爪,鸿飞那复计东西!老僧已死成新塔,坏壁无由见旧题。往日崎岖还记否,路长人困蹇驴嘶。 【简析】嘉祐元年(1056),苏...[详细]
001/14 09:53[作品赏析] 游凌云寺
长江触山山欲摧,古佛咒水山之隈。千航万舸膝前过,仰望绝顶皆徘徊。足踏重浪怒涛涌,背负乔嶽高崔嵬。予昔过此下荆渚,斑斑满面生苍苔。今来重到非旧观,金翠晃荡祥光...[详细]
001/14 10:05[作品赏析] 游嘉州龙岩
系舟长堤下,日夕事南征。 往意纷何速,空严幽自明。 使君怜远客,高会有馀情。 酌酒何能饮,去乡怀独惊。 山川随望阔,气候带霜清。 佳境日已去,何时休远行。 【...[详细]
001/14 09:56[作品赏析] 送任师中任清江
吾老尚喜事,羡君方少年。有如伏枥马,看彼始及鞍。奔腾过吾目,萧条正思边。谁知脱吾羁,傲睨登太山。君今始得县,翱翔大江干。大江多风波,渺然欲翻天。浩荡吞九野,开...[详细]
001/14 10:00[作品赏析] 六国论
六国破灭,非兵不利,战不善,弊在赂秦。赂秦而力亏,破灭之道也。或曰:六国互丧,率赂秦耶?曰:不赂者以赂者丧,盖失强援,不能独完。故曰:弊在赂秦也! 秦以攻取之外,...[详细]
001/13 16:52[作品赏析] 仲兄字文甫说
洵读易至涣之六四曰:“涣其群,元吉。”曰:“嗟夫!群者,圣人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。盖余仲兄名涣,而字公群,则是以圣人之所欲解散涤荡者以自命也,而可乎?”他日以告...[详细]
001/12 17:41[作品赏析] 欧苏文赋的书写方式及其审美观念
时间与流水:欧苏文赋的书写方式及其审美观念 周裕锴 王朋.pdf...[详细]
001/11 17:25[作品赏析] 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A
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。童二树(1721—1782)名钰,字璞岩,又字二如,号二树,又号札岩、借庵子。山阴(今绍兴市)布衣。纸本。水墨画。长181厘米,宽105厘米。所画墨梅苍老...[详细]
010/19 11:25[作品赏析] 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1
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【2005年9月27日10:7】来源:【三苏祠博物馆】编辑:吴勇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。童二树(1721—1782)名钰,字璞岩,又字二如,号二树,又号札岩、借庵子...[详细]
010/19 11:00[作品赏析] 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
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【2005年9月27日10:7】来源:【三苏祠博物馆】编辑:吴勇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。童二树(1721—1782)名钰,字璞岩,又字二如,号二树,又号札岩、借庵子...[详细]
010/19 10:59